守護網絡那抹晴,筑牢法治“云”長城
3月16日,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《新時代的中國網絡法治建設》白皮書并舉行新聞發布會,就白皮書相關內容進行了介紹和解讀。通過解讀,讓大家深刻理解網絡法治的重要性;通過將心比心的介紹,讓我們感悟到網絡強國奔騰壯美。
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,“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。網絡空間天朗氣清、生態良好,符合人民利益?!泵鎸Ξ斚乱恍┚W絡亂象,既要充分利用依法嚴懲這把“野火”,燒盡敗葉劣根凈化環境;也要本著培養網絡空間文化土壤、凈化網絡空間文化氛圍的目標,在法治軌道上,構建起新時代的網絡精神家園!
伴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,人們對移動互聯網的依賴程度也越來越高,點外賣、移動支付、在線購物、鐵路12306APP購票、網絡直播等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常態。以網絡直播為支點帶動起的一條完整產業鏈,已逐步成形。網絡平臺既然為網民的公共表達提供了空間,就必須對這一空間的言論負責,不能對網民的發言“來者不拒”。另一方面,網絡時代,“人人都有麥克風”,但不等于可以亂說話。公共言論也得有所敬畏,不能超出法律的框架。對于網絡平臺自身來說,更不應該為了經濟利益而誤導輿論、撕裂社會,否則就直接沖撞了法律法規的紅線。
壓實網絡治理平臺責任,須多方合力。近年來,互聯網平臺型企業得到快速發展,平臺企業既是價值的整合者,更是生態圈的主導者,必須負起網絡文明建設的責任。要按照“誰主管誰負責,誰主辦誰負責”的原則,堅決落實平臺企業主體責任,堅守公共責任,依法管理平臺上活動,循正道、有格調,倡導正確價值觀,敬畏法律、維護公序良俗。完善風險識別、預警與防控機制,對色情低俗、網絡暴力、惡意營銷、侵犯公民個人隱私等堅決予以制止,為用戶營造安全、健康、文明的網絡空間。發揮行業組織引導督促作用,促進行業健康規范發展,鼓勵支持各類網絡社會組織參與網絡文明建設。
網絡跟帖評論是網上信息內容互動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加強網絡跟帖評論服務管理,建設一個天朗氣清、生態良好的網絡空間,是維護良好網絡生態、保障網民合法權益的必然要求和廣大網民的共同期待。網絡平臺既然為網民的公共表達提供了空間,就必須對這一空間的言論負責,不能對網民的發言“來者不拒”。另一方面,網絡時代,“人人都有麥克風”,但不等于可以亂說話。公共言論也得有所敬畏,不能超出法律的框架。對于網絡平臺自身來說,更不應該為了經濟利益而誤導輿論、撕裂社會,否則就直接沖撞了法律法規的紅線。
網絡不是法外之地,許多網民認為在網絡上可以胡作非為,發表一些不正當的言論,擾亂網絡世界的公共秩序。這是讓我們深惡痛絕的。 當前,只有通過迅雷不及掩耳的反應、絕不姑息的態度、雷霆萬鈞的手段,方能維持行業內部的穩定和秩序,為其未來發展創造空間。而從長期來看,任何市場的有效運轉,又都離不開法律的調節,更不能缺少行業內部的自我規范。因此在對低俗網絡直播嚴懲不貸的同時,又必須謀劃長遠,考慮全面,從法治的角度構建健康、完善、有序的網絡直播行業市場,形成行業內部行之有效的自我約束機制。
筑牢“堤壩”,把好“關口”,在網絡世界中,我們不僅不能做出擾亂公共秩序的事,我們還要提高自身的判斷能力。而網絡的公共秩序不僅需要我們一起來維護。讓我們攜起手來,讓網絡空間天朗氣清、生態良好,讓網絡法治就與時俱進,共同筑牢網絡法治的云端長城。(集祥)
編輯:孟祥
新聞爆料:0516-82345678 商務合作:0516-85792397 13775881757
版權聲明: 徐州報業傳媒集團旗下媒體徐州日報、彭城晚報、都市晨報、中國徐州網所發表之文章與圖片,受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》的保護,未經書面許可不得轉載。 部分網站的侵權行為,如擅自轉載、更改消息來源以及抄襲等,徐州報業傳媒集團及其旗下媒體已經委托有關部門收集相關證據。 本站部分資源來自網絡,如有侵犯您的版權及其他權益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!
-
深化科技領域合作 賦能綠色能源發展
要聞 / 時間:2023.12.09
-
為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注入『數字化』動力
要聞 / 時間:2023.12.09
-
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綠色低碳能源產業
要聞 / 時間:2023.12.09
-
發力鈉電池 提升徐州綠色能源綜合實力
要聞 / 時間:2023.12.09
-
儲能大時代 徐州大未來
要聞 / 時間:2023.12.09